首页> 行业资讯> 我国电解水制氢装备加速升级换代

我国电解水制氢装备加速升级换代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制氢用电全部采用铁路边坡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真正实现了“绿电制绿氢”。

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绿氢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推动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快速发展。多家氢能企业开始深入布局电解水制氢设备。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电解水制氢设备或迎来降本增效的新阶段。

政策带动市场发展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至20万吨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加氢网络,探索站内制氢、储氢和加氢一体化的加氢站等新模式;鼓励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路等氢气需求量集中区域布局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或电网低谷负荷的储能/加氢一体站,充分利用站内制氢运输成本低的优势,推动氢能分布式生产和就近利用。

在政策及市场需求带动下,多家氢能企业开始布局电解水制氢设备业务。今年8月,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1400标方制氢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的“一体化双极板结构”,使得电极表面的电位-电流分布更均匀,电子导体的欧姆损耗更小,同等电流下直流能耗更低。同月,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台1200标方/小时碱式电解水制氢装备正式下线。这是目前山东省单槽产能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装备,比传统电解水制氢成本下降20%,系统寿命提升30%,冷启动时间节省30%。

此外,今年上半年,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解水制氢设备也相继下线。

寻求成本效率双突破

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留罐表示,目前的制氢技术尚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在制氢成本和设备性能方面持续探索攻坚。

“未来,制氢项目的产能将普遍达到万吨级以上。绿电制绿氢对氢气纯度、能耗等有更多要求。”李留罐认为,能耗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收益,设备的稳定性越高意味着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运营成本越低,因此相关制氢装备应及时更新换代,以适应未来的应用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制氢方式,电解水制氢仍面临成本高难题。在李留罐看来,未来电解水制氢成本下降的驱动力来自两部分:首先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与此同时,随着下游技术的进步,消耗的电能越来越少,制氢效率不断提升,也将进一步促进制氢成本下降。

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健则表示,除成本高外,还有部分电解水制氢设备和催化剂等需要进口,基于此,目前的电解水制氢项目大部分面临盈利困难,短期内还不具备较好的经济性。

法规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孙健表示,由于氢气仍属于重点监管的危化品,制氢项目原则上需要在化工园区内进行管理,部分园区外项目都是以示范的形式运行,推广障碍仍然存在。

对此,李留罐认为,应制定绿氢及制氢装备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行业准入机制和认证机制,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无序竞争,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据孙健介绍,国内站内制氢已取得新进展。广州、安徽、河北、海南、湖南等地已相继开展站内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制氢规模可达50标方/小时至500标方/小时之间。

李留罐表示,整体来看,电解水制氢设备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低成本、高性能、低能耗的电解水制氢设备才能满足未来大规模绿氢项目需求,制氢设备制造企业应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在降低制氢成本的同时提高制氢效率,努力具备大规模高质量的制氢能力。与此同时,电解水制氢行业发展速度不宜过快,应通过项目示范逐步改进技术,持续推动行业发展。